昨日,洛陽市百姓問政迎來第四場“讓規劃更科學”。問政嘉賓與規劃局領導現場“掐架”,洛陽市規劃局長馬朝信表示,“這是我第五次上問政了,希望大家提問可以尖銳些、熱辣些,也讓我們的工作可以更好地開展。”最終,他贏得了高達90%的滿意率。(7月25日《大河報》)
  第四場“讓規劃更科學”雖然贏得了高達90%的滿意率,但是問政嘉賓提出的幾個樓房“長高長胖”,小區民意“被代表”,規劃好的學校成了停車場等問題卻需要會後認真地調查處理,給新聞媒體和公眾一個有說服力的結果,這才是百姓問政老百姓最希望看到的結果。
  以“電視問政”為代表的“百姓問政”形式,近些年來風生水起,方興未艾,一方面可以展示官員的政績,展現官員的個人魅力,另一方面可以拉近政府與老百姓的距離,樹立幹部形象和政府部門公信力,從科學行政的角度講,“百姓問政”多多益善。
  但是,隨著“百姓問政”頻次的增多,廣度和深度的延伸,“百姓問政”卻遭遇了信任危機,在許多“百姓問政”後,老百姓等到的並不是問題的快速解決,而是各種各樣的敷衍和推脫,甚至套話連篇。臺上承諾鏗鏘有力,情緒高昂,臺下很快忘記承諾,情緒低迷,這和官員平時養成的懶散庸工作作風關係密切。
  在平時,官員對於職責內的必須要辦的為民實事,喜歡一站二看三通過,即使不作為和消極作為,但是也不會有什麼難堪的不好結果,平時的工作失誤追究機制在潛規則的作用下完全失靈,長此以往,工作喜歡懈怠而不喜歡勤政的毛病就這樣養成了,平時面對上級的監管況且如此,更不要說面對的是老百姓的問政了。
  一些實施“百姓問政”的政府網站,抱著哄騙老百姓的心思,將“您好,我們會儘快為您處理的。”作為群眾難題的統一答覆,但這些“儘快處理”幾乎從來沒有下文。不少“微博問政”名存實亡,長時間無人更新管理,成為電子化的“僵屍”。只承諾不行動,一些官員似乎對群眾的“問政聲”有了“免疫”,張口就是“道歉”“馬上就辦”,臺下卻不管不問。長此以往,為群眾解決實際困難的“百姓問政”自然會喪失群眾的信任。
  本來工作沒有做好,就沒有膽子走進“百姓問政”的舞臺,可是礙於上級部門的施壓,迫於無奈而被動走上“百姓問政”的舞臺,面對老百姓質問和追問,也只好瞞天過海,將“問政”變成“秀場”,對群眾反映的難題拖延、推脫,甚至無視民眾疾苦,這也是對老百姓的“二次傷害”。既傷害群眾的感情和信任,也損害政府的形象和公信力。
  一些“百姓問政”形式和內容之所以受到歡迎,真正吸引民眾的是參與“問政”領導幹部的深厚“為民情懷”,為民謀利的真誠真心。“為民情懷”的意識有多少,情感有多深,作為有多大,“百姓問政”的真誠度就有多高,“百姓問政”應該成為問政於民、問需於民的舞臺,檢驗和檢測工作細緻度的考場,也應該成為檢驗幹部、考核幹部、評價幹部的考場。
  既然在“百姓問政”的大舞臺上承諾了,就應該有扎實的改進行動,如果改進工作不力,就要加大問責追究力度。讓承諾的官員不敢、不想和不能懶散庸,各種問政是否流於形式,取決於是否能發現和解決現實問題,能否真正做到人人有監督、事事有責任、件件有落實。通過一系列的制度構成鏈條,把各地一些有效的經驗以條文的形式固定下來,推動一些制度設計的長期化。以群眾的滿意度作為評判“百姓問政”是否取得實效的標準,建立廣泛的群眾監督機制,使“問政”成為“不摻水”的有效監督方式。
  文/魏青  (原標題:別讓“百姓問政”成了“爛尾問政”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ny59nyrjtt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